飞檐翼奔泉,百尺向空泻
出处:《南平道中》
清 · 褚廷璋
南平山色佳,峰峦互陵跨。
置身万绿中,衣袂与之化。
晓凉风疏疏,候已殊藻夏。
枫林数叶丹,感此秋气乍。
逶迤上白沙,旭影林际射。
坡陀八九重,高下势衔卸。
进步恃前猛,稍懈力不暇。
山腰簇人居,结构仿台榭。
飞檐翼奔泉,百尺向空泻。
潺湲赴沧峡,茶洋递迎迓。
殷雷转空壑,万古阅晨夜。
不厌尘根喧,濯缨就岩罅。
他年傥重过,诛茅数弓借。
枕漱高人踪,泉石本无价。
置身万绿中,衣袂与之化。
晓凉风疏疏,候已殊藻夏。
枫林数叶丹,感此秋气乍。
逶迤上白沙,旭影林际射。
坡陀八九重,高下势衔卸。
进步恃前猛,稍懈力不暇。
山腰簇人居,结构仿台榭。
飞檐翼奔泉,百尺向空泻。
潺湲赴沧峡,茶洋递迎迓。
殷雷转空壑,万古阅晨夜。
不厌尘根喧,濯缨就岩罅。
他年傥重过,诛茅数弓借。
枕漱高人踪,泉石本无价。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褚廷璋的《南平道中》描绘了南平山区的秀美风光和行旅者的感受。首句“南平山色佳”,开门见山赞美了这里的自然景色。接着,“峰峦互陵跨”展现了山势的起伏连绵。诗人身处绿色环绕之中,感觉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衣袂与之化”表达了这种身心合一的体验。
“晓凉风疏疏”点明早晨的清凉,与夏季有所不同,暗示季节转换。“枫林数叶丹”则以红枫叶点缀,透露出初秋的韵味。“逶迤上白沙”描绘山路蜿蜒,阳光透过林间,形成“旭影林际射”的景象。山势层层叠叠,“坡陀八九重”,高低错落有致。
诗人攀登过程中,既有“进步恃前猛”的决心,也体会到“稍懈力不暇”的艰辛。沿途的人居建筑如“台榭”般错落,飞檐与流水相映成趣,展现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诗意。“潺湲赴沧峡,茶洋递迎迓”运用拟人手法,形容溪流活泼,山谷间的茶洋仿佛在迎接旅人。
“殷雷转空壑,万古阅晨夜”以雷鸣般的水声比喻,表现出山川岁月的深远。诗人在此处寻求静谧,表示即使在尘世喧嚣中,也不忘“濯缨就岩罅”的清幽。最后,诗人期待未来能再次造访,希望能在那里“诛茅数弓借”,享受山泉石景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平道中的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