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风月千樯下,亦有葫芦河畔人
出处:《江宿闻芦管》
唐 · 郑谷
塞曲凄清楚水滨,声声吹出落梅春。
须知风月千樯下,亦有葫芦河畔人。
须知风月千樯下,亦有葫芦河畔人。
注释
塞曲:边塞地区的音乐。凄清:冷清、悲凉。
清楚水滨:清澈的河边。
落梅:梅花凋落,象征着春天的消逝。
风月:指美好的景色和情感。
千樯:形容船只众多。
葫芦河畔: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河流,葫芦河是虚构的,代指远方或他乡。
人:泛指在此地的人。
翻译
边塞的曲调在清澈的水边显得凄清,每一声都吹出了落梅的春天气息。要知道,在这千帆竞发的风月之地,也有像葫芦河畔的人一样怀乡思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萧瑟景象与淡淡忧思。开篇"塞曲凄清听水滨,声声吹出落梅春",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声音和季节变化,展现了诗人在边塞所感受到的寂寥与孤独,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须知风月千樯下,亦有葫芦河畔人"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远方战事的关心和对边疆人民生活状态的同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边塞风光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