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见阿堵物,见恶宁馨儿全文

不见阿堵物,见恶宁馨儿

宋 · 李曾伯
网者弃鱼小,猎人贪鹿肥。
不见阿堵物,见恶宁馨儿
铜山变荆棘,锦帐启藩篱。
万物与同毁,千驷吾何为。

注释

网者:渔夫。
弃鱼:舍弃小鱼。
小:小的。
猎人:猎人。
贪鹿肥:贪图鹿的肥美。
阿堵物:眼前的财物。
宁馨儿:贪婪的小人。
铜山:富饶的铜山。
荆棘:荒芜。
锦帐:华丽的锦帐。
藩篱:破坏成篱笆。
万物:世间万物。
同毁:一同遭受灾难。
千驷:千辆马车。
何为:我能做什么。

翻译

渔夫舍弃了小鱼,猎人贪图鹿的肥美。
他们看不见眼前的财物,只看见贪婪的小人。
曾经富饶的铜山变为荒芜,华丽的锦帐被破坏成篱笆。
世间万物一同遭受灾难,我又能做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和清湘蒴省干酒色财气韵(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世态变化、物欲横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无奈。

首句“网者弃鱼小,猎人贪鹿肥”描绘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渔民只愿捉大鱼而放弃小鱼;猎人则贪图肥美的鹿而不满足于瘦弱者。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人们总是追求更好的、更丰厚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那些微小或不足之处。

接着“不见阿堵物,见恶宁馨儿”表达了一种对于世态的无奈感。阿堵是一种不显眼的小草,作者说自己看不到这些平凡的事物,却总是看到令人厌恶的人和事。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不满和失望。

“铜山变荆棘,锦帐启藩篱”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变化。铜山可以理解为坚固之物,而荆棘代表着艰难险阻;锦帐是华丽的屏障,藩篱则是普通的围栏。这两句表达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反差,或者说是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

最后,“万物与同毁,千驷吾何为”展现了诗人面对这样一个大环境时的无力感。万物共同毁坏,自己又能做什么呢?这里的“千驷”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或者是他所珍视的事物,这些都无法阻挡外界的变化和破坏。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差等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矛盾与无奈,以及个人在面对巨大社会变迁时的微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