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大夫汉师儒,颍水洗出商山须
袖携尺素照秋碧,何年沧海遗神珠。
三台光气五云朵,崧君潮来亦轩渠。
龙虎变化风雨散,竹花不实悲鹓雏。
故都乔木今何如?剑履上天不可呼,长歌《缁衣》渺愁余。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卢挚的《题高登封所藏史丞相手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壮丽画卷。
首先,诗中“登封大夫汉师儒,颍水洗出商山须”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赋予了自然以人文色彩。登封,古代帝王封禅之地,这里借指历史的崇高地位;汉师儒则暗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传承。颍水与商山,则是自然界的元素,通过“洗出”这一动作,仿佛历史的沉淀与洗涤,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接着,“袖携尺素照秋碧,何年沧海遗神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尺素,古代书信的代称,这里比喻珍贵的手迹或文物;秋碧,秋天的碧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沧海遗神珠,则是借用传说中的珍宝,寓意着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与神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与赞美。
“三台光气五云朵,崧君潮来亦轩渠”两句,继续描绘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三台,古代宫殿的建筑之一,此处象征权力与荣耀;五云朵,五彩祥云,代表着吉祥与辉煌。崧君,嵩山之神,潮来亦轩渠则暗示着历史的波澜壮阔与自然的磅礴气势。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远与自然的壮美。
“龙虎变化风雨散,竹花不实悲鹓雏”两句,通过龙虎的变化与风雨的散去,以及竹花的不实与鹓雏的悲哀,隐喻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龙虎的变化象征着历史的起伏与更迭,风雨的散去则预示着动荡之后的平静。竹花不实与鹓雏的悲哀,则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故都乔木今何如?剑履上天不可呼,长歌《缁衣》渺愁余”四句,将视角转向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反思。故都乔木,象征着历史的遗迹与往昔的繁华;剑履上天,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却也无奈于现实的局限;长歌《缁衣》,引用《诗经》中的篇章,表达了对历史的哀思与对未来的忧愁。这四句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历史的赞叹到对现实的无奈,再到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题高登封所藏史丞相手帖》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作品,更是对历史、自然、文化、生命等多个层面深刻思考的体现。它通过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精妙的构思,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自然的赞美、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