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閒结伴须数来,与往不烦拘定向
仙庐佛刹互入望,渔篷游舫遥相衔。
清愁闭户孤晴色,试逐薰风领佳客。
平生行处后杯盘,枯淡自甘先笔墨。
放船何处芙蓉开,绿幢翠葆从天来。
凌波生尘想遗佩,抚槛徙倚心悠哉。
秦关将种身九尺,须绕茶烟閒虎戟。
潘君高隐百不知,酒酣慷慨乾坤窄。
空濛暮气收斜阳,柳色转岸参差香。
南漪杜鹃易桧海,公子爱客邀举觞。
毕逋栖乌噭城上,登车揽辔归相望。
乘閒结伴须数来,与往不烦拘定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奇观:奇妙的景象。波织:波浪编织。
仙庐:仙人的居所。
佛刹:佛寺。
薰风:温暖的春风。
枯淡:平淡无华。
芙蓉:荷花。
幢:伞盖。
遗佩:遗留的饰品。
茶烟:煮茶产生的烟雾。
潘君:指代某位隐士。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
毕逋: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乘閒:趁着闲暇。
翻译
天空将奇妙的景象留给东南方,波浪编织出翡翠般的山峦,蓝色连绵。仙人居所和佛寺互相遥望,渔夫的篷舟和游船相接相连。
清冷的忧愁锁在门窗内,独自享受晴朗的色彩,尝试随着熏风吹拂,迎接佳客。
一生中行走的地方,身后是散落的杯盘,我甘愿以笔墨为伴,享受平淡。
让船儿驶向哪里,那儿的芙蓉正盛开,绿色的伞盖和翠绿的装饰仿佛从天而降。
想象着踏波而行,留下尘埃,抚摸栏杆,心中充满悠然。
秦关的将领身高九尺,闲暇时围绕着茶烟,不忙于操持虎戟。
潘君深居简出,对世间之事知之甚少,酒醉时豪情壮志,感叹天地之小。
傍晚的雾气收起夕阳,柳树映照在岸边,香气弥漫。
南漪的杜鹃鸟与桧海相邻,公子热情好客,邀请大家举杯畅饮。
毕逋栖息的乌鸦在城头哀鸣,乘车揽缰,彼此遥望。
趁着闲暇,结伴而来,无需拘泥于固定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光图。诗人以其特有的情怀和丰富的想象,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与友人的欢聚场景,使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
"天将奇观留东南,波织翡翠山堆蓝。" 这两句通过对“奇观”的保留和山水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喜爱与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接下来的几句:“仙庐佛刹互入望,渔篷游舫遥相衔。清愁闭户孤晴色,试逐薰风领佳客。” 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和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与珍惜。在这里,“仙庐佛刹”代表了精神的寄托,而“渔篷游舫遥相衔”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乐交往。
"平生行处后杯盘,枯淡自甘先笔墨。放船何处芙蓉开,绿幢翠葆从天来。"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选择了宁静、淡泊明志的生活方式,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凌波生尘想遗佩,抚槛徙倚心悠哉。秦关将种身九尺,须绕茶烟閒虎戟。” 这几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一种思考和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潘君高隐百不知,酒酣慷慨乾坤窄。空濛暮气收斜阳,柳色转岸参差香。” 这几句通过对“潘君”的描写和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高逸生活状态的赞美,以及他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最后几句:“南漪杜鹃易桧海,公子爱客邀举觞。毕逋栖乌噭城上,登车揽辔归相望。” 则是对友人的宴集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旅行与归途的一种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深远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让人仿佛能够听到水波声,看到翠绿山峦,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