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出处:《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
明 · 王守仁
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
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
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
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
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
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
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
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
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
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
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
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
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
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初到龙场时,选择结草庵居住的情景与心境。首句“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点明了草庵的简陋与旅人的疲惫,但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旅人感到身心的舒适与放松。接下来,“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描述了草庵周围环境的自然与原始,没有刻意的装饰,却自有一番野趣。
“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则展现了草庵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存,即使面对风吹雨打,也能以简单的方式修补,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顺应。接着,“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通过声音与色彩的描绘,营造出清晨溪流潺潺、傍晚森林静谧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描绘了草庵中的人际交往,虽然语言丰富,但情感真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最后,“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表达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即便是鹿和猪这样的动物,也如同人类一样享受着自由与快乐。
“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则以简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尽情畅饮、乐而忘返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乐趣。最后一句“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痕迹的追忆,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庵生活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