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出处:《夜月渡江》
清 · 沈德潜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夜月:即月夜。金波:指月光照映水面时的波光。
微茫:隐约模糊。
三山:江苏镇江的金山、焦山和北固山。
六代:即六朝,建都于南京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鱼龙:泛指水族。
牛斗:牛宿和斗宿二星。
京口:即镇江。
楚尾吴头:楚、吴均为春秋时古国名,镇江处于两国交界处,故称。
翻译
月光照在宽阔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眼前一片光亮,船行江面犹如置身仙境,破空而行。江天隐约模糊吞没了镇江金山、焦山和北固山的身影,洪波卷起六朝的千年古音在回荡。
鱼龙等水族潜水的响声打破这寂静夜空,牛斗二星转移,沉沉夜色未央。
长风破浪,瞬间已渡过镇江,我却仍心系着那里,情意绵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江面景色,以及诗人乘船过江时的感受。"万里金波照眼明",以金波形容明亮的月光,展现出江面广阔而明亮的景象。"布帆十幅破空行",形象地描绘出大船在月夜中疾驰的场景,帆影破空,充满动态感。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三山的轮廓在月光下变得模糊,而历史的回声仿佛随江水流淌,寓含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感慨。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通过写鱼龙被月光惊动和天上的星象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最后两句"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表达了诗人瞬间穿越江面,从楚地到吴地的情感流转,既有旅途的匆忙,也蕴含着对两地文化的交融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沈德潜的《夜月渡江》以月夜江景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