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著人如泼水,拥被不知残睡美
清 · 陈克劬
春寒著人如泼水,拥被不知残睡美。
起来搴幔盼朝暾,堕地湿云飞不起。
海棠一树娇春寒,几日春晴惜粉乾。
阴多又压玉肌损,零落一庭红雨残。
鹁姑多事声相唤,唤起春愁如雨乱。
不语斜窗对落花,燕子微闻替花叹。
此时何处不伤春,何处伤春不损神。
绿杨津外扁舟子,红杏楼头殢酒人。
君行江上蒙春雾,妾上江楼望江树。
树长江远望难通,惟有分明梦来去。
梦魂一夜到江南,妾意君心两不堪。
有恨绿波添晓涨,无情烟树隐春帆。
沈沈江上春帆重,帆迟苦被风吹送。
行人望断最高楼,远水遥山寂如梦。
却忆高楼红粉妆,鸭炉坐烬水沈香。
搅愁百丈游丝重,惹恨千丝烟柳长。
千丝百丈纷难理,侬亦闲情坐相似。
白云迢递望何穷,红豆相思渺难已。
闲斋寂寞下帘栊,故故欺人晓院风。
散帙连编走红蠹,启窗方网罥青虫。
一般有恨和谁诉,永昼迢迢等闲度。
竟日伤春春不知,流莺啼过桃花去。
起来搴幔盼朝暾,堕地湿云飞不起。
海棠一树娇春寒,几日春晴惜粉乾。
阴多又压玉肌损,零落一庭红雨残。
鹁姑多事声相唤,唤起春愁如雨乱。
不语斜窗对落花,燕子微闻替花叹。
此时何处不伤春,何处伤春不损神。
绿杨津外扁舟子,红杏楼头殢酒人。
君行江上蒙春雾,妾上江楼望江树。
树长江远望难通,惟有分明梦来去。
梦魂一夜到江南,妾意君心两不堪。
有恨绿波添晓涨,无情烟树隐春帆。
沈沈江上春帆重,帆迟苦被风吹送。
行人望断最高楼,远水遥山寂如梦。
却忆高楼红粉妆,鸭炉坐烬水沈香。
搅愁百丈游丝重,惹恨千丝烟柳长。
千丝百丈纷难理,侬亦闲情坐相似。
白云迢递望何穷,红豆相思渺难已。
闲斋寂寞下帘栊,故故欺人晓院风。
散帙连编走红蠹,启窗方网罥青虫。
一般有恨和谁诉,永昼迢迢等闲度。
竟日伤春春不知,流莺啼过桃花去。
鉴赏
这首清代陈克劬的《春阴泥人孤怀难遣效何大复明月篇体为春阴曲以寄情》描绘了春寒料峭、阴雨连绵的时节,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春雨般纷乱。首句“春寒著人如泼水”,形象地写出春寒刺骨的感受。诗人拥被而眠,却被寒冷唤醒,起身看窗外的朝霞,却发现湿云低垂,海棠花在寒气中显得娇弱,花瓣易落,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鹁姑多事声相唤”一句,通过鸟鸣唤起春愁,而诗人默默无言,只能对着落花和斜窗发呆,燕子似乎也在为花儿的凋零而叹息。接下来,诗人感叹春光易逝,自己与远方的爱人分别,只能在梦中相会,但梦境中的相见也难以慰藉现实中的相思之苦。
“沈沈江上春帆重”至“永昼迢迢等闲度”部分,诗人通过江面上的春雾、风吹送的帆影,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思念。最后,“竟日伤春春不知”至结尾,诗人感慨春光流逝,自己却无法排解内心的愁绪,只能任凭流莺的啼声带走桃花的美好。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阴带来的孤寂与哀愁,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情感的细腻捕捉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