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赣入西江
脩程兼水石,晴景际冬春。
海食人多诈,山行马有神。
谁能轻陆贾,吾已愧涓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至赣入西江》描绘了诗人奉命前往南越(今广东一带)的旅程。他乘坐舟船溯赣江而上,行程中既要应对湍急的水势,又要翻越崎岖的山岭,展现了旅途的艰辛。诗人以冬春之交的晴朗景色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之美。
在南越之地,诗人观察到当地人的欺诈行为,这反映了他对异域风俗的洞察。同时,他以陆贾自比,陆贾是汉代出使南越的历史人物,擅长外交,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面临困难,但希望能像陆贾一样完成使命的决心。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不如涓人(古代官职,负责洒扫清洁)那样轻松,流露出一丝自我调侃和谦逊之情。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见闻与心境,以及对自身责任的认识。
词语解释
奉诏的意思:(1).接受皇帝的命令。《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且亦病,不能奉詔。”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崇文 奉詔,进退规矩。”《玉娇梨》第十一回:“原来 吴翰林 奉詔还京,择了吉日起行。”(2).犹称旨。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敏甫 告 岐公 云:‘近有一 钱少监 子,风骨不羣,文采富赡,恐可奉詔。’”...
涓人的意思: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亦泛指亲近的内侍。《国语·吴语》:“ 王 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 畴 。” 韦昭 注:“涓人,今中涓也。”《史记·陈涉世家》:“ 陈王 故涓人将军 吕臣 为仓头军。”《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年》:“ 郭隗 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而返。’” 胡三省 注:“ 春秋 以来,诸侯之国有涓人, 秦 汉 之间有中涓。 师古 曰:‘涓,洁也。言其在中主知洁清洒扫之事,盖王之亲旧左右也。’” 清 鄂尔泰 《昭陵石马歌》:“千金市骏世希有...
南越的意思:亦作“南粤”。1.古地名,今 广东 广西 一带。《庄子·山木》:“ 南越 有邑焉,名为 建德 之国。”《通典·州郡·古南越》:“自 岭 而南,当 唐虞 三代,为蛮夷之国,是 百越 之地,亦谓之 南越 。古谓之 雕题 ,非《禹贡》九州之域,又非《周礼》职方之限。” 前蜀 韦庄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诗:“莫问流离 南越 事,战餘空有旧山河。” 清 赵翼 《啖荔戏书》诗:“昔啖荔支在 南粤 ,食不知味为忙碌。”(2).国名。 秦 末 赵佗 建立, 汉武帝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灭亡。《史记·南...
山行的意思: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食人的意思:(1).侍候人。《庄子·应帝王》:“﹝ 列子 ﹞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 陆德明 释文:“食,音嗣。”(2).供人食用。《荀子·富国》:“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
水石的意思:(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唐 李白 《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 剡溪 去,水石远清妙。” 五代 齐己 《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宋 王安石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
行马的意思: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於官署前,以为路障。俗亦称鹿角,古谓梐枑。 清 末 明 初时,衙署及大第宅门旁犹有设者,俗称拒马叉子。《周礼·天官·掌舍》“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 汉 郑玄 注:“梐枑谓行马,行马再重者,以周围,有外内别。” 唐 李商隐 《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东晋 时有检校御史专掌行马,外事以 吴混 为之。”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李商隐》:“芙蕖雾夕乐新知, 牛 李 裴回史有辞;未卜郎...
有神的意思:(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