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后服,正后宫,卑宫室,亲蚕桑
出处:《宿瘤词》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采桑女,项如罂。
受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
大王聘之居中房,旧衣不换新衣裳。
采桑女,项如罂。
宫中掩口笑喤喤,尧舜桀纣陈兴亡,中宫笑口惭且惶。
服后服,正后宫,卑宫室,亲蚕桑。
减弋猎,斥优倡。
诸侯玉帛走东方,王上帝号声煌煌。
受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
大王聘之居中房,旧衣不换新衣裳。
采桑女,项如罂。
宫中掩口笑喤喤,尧舜桀纣陈兴亡,中宫笑口惭且惶。
服后服,正后宫,卑宫室,亲蚕桑。
减弋猎,斥优倡。
诸侯玉帛走东方,王上帝号声煌煌。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宿瘤词》,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个采桑女的形象,她的颈部丰腴如罂,暗示了勤劳与质朴。她专心于采桑,对宫廷中的奢华生活和大王的追求保持距离,选择了坚守自己的本分。
诗中通过对比,大王虽然将采桑女纳入宫中,但她依然穿着旧衣,不愿迎合权势。宫中的人们对此嘲笑,然而当提及历史上的兴衰更替,尤其是尧舜桀纣的故事,连宫中的人都感到羞愧和惶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节俭、谦逊美德的推崇,提倡皇后应该以身作则,降低宫室的奢华,亲自参与蚕桑劳作。
此外,诗还倡导减少弋猎和娱乐活动,重视诸侯进贡的礼仪,以及提升君王自身的圣明形象。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杨维桢对于社会伦理和皇家风范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