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带雨斸灵药,有时枕石看道书
出处:《送道士王一初》
明 · 曹义
三茅羽客王一初,风标秋水涵芙蕖。
方瞳绀发绿玉杖,星冠宝剑青霞裾。
几年栖息泉石间,?鹤为友云为居。
有时带雨斸灵药,有时枕石看道书。
有时呼童煮白石,有时乘月歌步虚。
朝真屡谒茅君宅,借榻几宿许史庐。
自从学淂壶公术,六丁六甲随昭呼。
一朝膺荐来帝阙,拜官喜沐恩宠殊。
晓辞丹陛出南陌,都亭别我还踌蹰。
北来始见跨独鹤,南归又见飞双凫。
凫杳杳,向何处,遥望华阳罙处去。
华阳洞古闭白云,茅阜山高霭晴雾。
我家住近三茅峰,几见春风长琪树。
书楼高构面崔嵬,翠色浮岚足清趣。
宦游蓟北几经年,烟水微茫隔仙路。
有时清梦落江南,乔木琳宫宛如故。
一尊此日送君行,客怀感慨题长句。
他年优诏许归田,来扣松关话衷愫。
方瞳绀发绿玉杖,星冠宝剑青霞裾。
几年栖息泉石间,?鹤为友云为居。
有时带雨斸灵药,有时枕石看道书。
有时呼童煮白石,有时乘月歌步虚。
朝真屡谒茅君宅,借榻几宿许史庐。
自从学淂壶公术,六丁六甲随昭呼。
一朝膺荐来帝阙,拜官喜沐恩宠殊。
晓辞丹陛出南陌,都亭别我还踌蹰。
北来始见跨独鹤,南归又见飞双凫。
凫杳杳,向何处,遥望华阳罙处去。
华阳洞古闭白云,茅阜山高霭晴雾。
我家住近三茅峰,几见春风长琪树。
书楼高构面崔嵬,翠色浮岚足清趣。
宦游蓟北几经年,烟水微茫隔仙路。
有时清梦落江南,乔木琳宫宛如故。
一尊此日送君行,客怀感慨题长句。
他年优诏许归田,来扣松关话衷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王一初的道士的形象与生活,以及诗人对其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王一初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如“风标秋水涵芙蕖”、“方瞳绀发绿玉杖”,形象地刻画了其清雅脱俗的气质和修行者的特征。
王一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如与鹤为友,枕石读道书,带雨采药,月下吟唱,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其生活的宁静与自由,也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诗中还提到他多次拜访茅君,学习壶公之术,显示了其对道术的精研和追求。
最后,诗以送别王一初的情景结束,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与怀念。诗中提到王一初北来时骑鹤,南归时乘凫,象征着其行踪飘渺,难以捉摸,而“华阳洞古闭白云,茅阜山高霭晴雾”则描绘了其隐居之地的神秘与幽静。诗人曹义在诗中表达了对王一初生活态度的钦佩,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一尊此日送君行,客怀感慨题长句”一句,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感慨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送别之作,更是一次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赞美,通过对王一初道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道家哲学以及友情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