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钺开专阃,飞刍集羽林
西陲今已晏,大慑远人心。
蠢伊匪族类,豺虎而冠衿。
豢养胡为者,反以助骄淫。
重关抱深箐,高垒倚层岑。
兴言抗上国,宁知效献琛。
天子赫斯怒,流毒恐渐深。
授钺开专阃,飞刍集羽林。
去年兴薄伐,行役至于今。
摧坚纷冒石,执锐赴悬金。
哀猿听凄断,毒雾触阴森。
暑雨无咨怨,从军但壮吟。
嗟彼辙中鳞,终焉归釜鬵。
王师幸无敌,馀凶总馘擒。
一方久涂炭,若旱忽沾霖。
还家悲喜集,月下再闻砧。
辕门将振旅,恩赉普颁临。
献俘行赴阙,欢颂侈缨簪。
从兹遍柔远,无为用伐侵。
垂衣受重译,薰风乐舜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对西部边疆的军事行动,表达了对胜利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几日西风急”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紧迫感和紧张气氛。接着,“风前送好音”则预示着即将传来的好消息,暗示了战争的胜利。
“西陲今已晏,大慑远人心”两句,既展现了战争的成果,也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不仅震慑了远方的敌人,也稳定了边境地区。诗人接着批判了那些被豢养的异族,他们本非同类,却助纣为虐,加剧了边境的动荡。
“重关抱深箐,高垒倚层岑”描绘了战场的险峻与防御的坚固,体现了军队的英勇和战略的高明。“兴言抗上国,宁知效献琛”则表达了对国家的支持和忠诚,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子赫斯怒,流毒恐渐深”表现了皇帝对战事的关注和对敌人的严厉态度,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授钺开专阃,飞刍集羽林”描述了军队的动员和物资的准备,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去年兴薄伐,行役至于今”回顾了战争的历程,从去年开始,军队一直奋战至今。“摧坚纷冒石,执锐赴悬金”描绘了战场上激烈的战斗场景,士兵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哀猿听凄断,毒雾触阴森”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战场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暑雨无咨怨,从军但壮吟”则表达了士兵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嗟彼辙中鳞,终焉归釜鬵”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士兵们最终能够平安归来,结束战乱的期盼。“王师幸无敌,馀凶总馘擒”强调了军队的强大和胜利的彻底性。
“一方久涂炭,若旱忽沾霖”表达了对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还家悲喜集,月下再闻砧”描绘了战争结束后,人们回归家园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失去亲人的悲伤,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辕门将振旅,恩赉普颁临”表示军队即将解散,但皇帝的恩赐和关怀将遍及每一个士兵。“献俘行赴阙,欢颂侈缨簪”描述了俘虏被押解至京城,人们欢庆胜利的场景。
“从兹遍柔远,无为用伐侵”表达了对未来的和平愿景,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周边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垂衣受重译,薰风乐舜琴”最后以古代帝王的形象,象征着通过智慧和德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军队的英勇和国家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军队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