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生北渚愁矰雁,花落东郊忆斗鸡
出处:《春日述怀二首答萧翀》
明 · 刘崧
乱馀无地托幽栖,满目风尘失故溪。
身拙自怜蚕缩茧,家空偏感燕巢泥。
草生北渚愁矰雁,花落东郊忆斗鸡。
抱膝独成梁甫叹,故人何许重相携。
身拙自怜蚕缩茧,家空偏感燕巢泥。
草生北渚愁矰雁,花落东郊忆斗鸡。
抱膝独成梁甫叹,故人何许重相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春日述怀二首答萧翀(其一)》描绘了战乱后的个人境遇和内心感受。首句“乱馀无地托幽栖”表达了诗人身处乱世,找不到安宁之地的无奈与悲凉,"幽栖"暗示了隐居的愿望。次句“满目风尘失故溪”则写出了眼前风尘仆仆的景象,以及对往昔宁静溪流的怀念。
“身拙自怜蚕缩茧”运用比喻,形容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力和封闭,如同蚕儿困于茧中。“家空偏感燕巢泥”进一步渲染了家境的破败,连燕子都找不到筑巢的地方,触动了诗人的哀伤。
“草生北渚愁矰雁,花落东郊忆斗鸡”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北渚的草丛让诗人联想到被猎者追捕的雁,而东郊的花落则勾起了他对往昔斗鸡游戏的回忆,这些都寄托了诗人对往日生活的深深怀念。
最后两句“抱膝独成梁甫叹,故人何许重相携”直抒胸臆,诗人独自抱膝感叹,怀念旧友,期盼能再次携手共度时艰,表达了孤独与期待交织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遭遇为背景,融入了对战乱、家园破败、友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