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对俗人常答飒,厌闻时事但卢胡
出处:《寄宇文公南》
宋 · 文同
彭泽长谣便归去,君辞曲水亦其徒。
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况皆千里驹。
懒对俗人常答飒,厌闻时事但卢胡。
从来绵竹多贤者,唯是杨雄识壮夫。
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况皆千里驹。
懒对俗人常答飒,厌闻时事但卢胡。
从来绵竹多贤者,唯是杨雄识壮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告别彭泽湖畔的生活,准备归去的情景。开篇“彭泽长谣便归去,君辞曲水亦其徒”两句,表明诗人对那里的美好记忆和情感留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去,与朋友一同告别那条曲折的河流。
接着,“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况皆千里驹”两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一种公职可能带来微薄的收入(“五斗米”象征着微薄的俸禄),而两个孩子远在千里之外,或许是读书或做官,这增加了诗人内心的牵挂和忧虑。
中间,“懒对俗人常答飒,厌闻时事但卢胡”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俗琐事和时事新闻的不屑与厌倦,他更愿意保持距离,不愿参与或过分关注那些平庸无奇的事务。
最后,“从来绵竹多贤者,唯是杨雄识壮夫”两句,诗人提及历史上许多在绵竹(今四川德阳)地区有作为的贤达之士,但在他心中,只有杨雄真正理解并欣赏壮丽的事物和人物。这里的“壮夫”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宇文公,表明诗人对他的敬仰。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告别、生活状态、内心世界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一个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的一种描绘,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自信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