畦丁厌长成,恐碍寸金土
尔梅生不辰,失身蔬茹圃。
虽沾灌溉力,却受秽浊侮。
未能同臭味,祇得共甘苦。
青随菜甲肥,翠引蒿芽吐。
与时自高下,何意较尔汝。
畦丁厌长成,恐碍寸金土。
清阴仰密叶,日日逢而怒。
疏柯并柔枝,旦旦伐而斧。
如此冰玉姿,若为荆棘伍。
孤标馀寸息,老命悬一缕。
四围苍藓黏,半心蚀虫蛊。
禁持几霜雪,剥落久风雨。
潜阳动地脉,生意顿鼓舞。
涂抹三四花,岂自矜媚妩。
香清不如少,骨劲不嫌古。
试问白玉堂,何如破茅宇。
毕竟天地间,贵贱各有主。
苟非吾所安,虽荣亦何取。
说与此花知,善自且撑拄。
须有岁寒人,徙根松竹坞。
知汝非错薪,肯容刈其楚。
巡檐一笑春,能忘在莒不。
虽沾灌溉力,却受秽浊侮。
未能同臭味,祇得共甘苦。
青随菜甲肥,翠引蒿芽吐。
与时自高下,何意较尔汝。
畦丁厌长成,恐碍寸金土。
清阴仰密叶,日日逢而怒。
疏柯并柔枝,旦旦伐而斧。
如此冰玉姿,若为荆棘伍。
孤标馀寸息,老命悬一缕。
四围苍藓黏,半心蚀虫蛊。
禁持几霜雪,剥落久风雨。
潜阳动地脉,生意顿鼓舞。
涂抹三四花,岂自矜媚妩。
香清不如少,骨劲不嫌古。
试问白玉堂,何如破茅宇。
毕竟天地间,贵贱各有主。
苟非吾所安,虽荣亦何取。
说与此花知,善自且撑拄。
须有岁寒人,徙根松竹坞。
知汝非错薪,肯容刈其楚。
巡檐一笑春,能忘在莒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对后园老梅遭受园丁砍伐的感慨之作。诗人以梅自比,感叹梅生不逢时,身处菜蔬之地,尽管受到灌溉,却仍遭污浊和侮辱。它与园丁的观念不合,只能共甘苦,但最终因妨碍寸土而被砍伐。梅树的清阴、翠绿、冰玉般的姿态,在园丁眼中成了阻碍,备受摧残。
诗人通过描绘梅树的遭遇,表达了对梅的同情和惋惜,同时也寓言了人才被埋没的社会现象。他提出,即使在艰难环境中,梅仍有开花的坚韧,香气虽淡,骨节却硬朗,不输于华丽的白玉堂。然而,真正的价值不在外表,而在内在品质,如同白玉堂与破茅宇的对比,贵贱自有定论。
诗人希望有识之人能理解梅的价值,将其移植到更适合生长的地方,如松竹丛中,得到应有的尊重。最后,他以询问的姿态,表达对梅命运的关注,是否能在困境中保持自我,不忘其本,即使在莒这样的偏远之地,也能坚守自我。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是对老梅的哀悼,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