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出处:《效孟郊体七首 其三》
宋 · 谢翱
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
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
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以孟郊诗歌风格创作的《效孟郊体七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庭院在闲暇时分,柏树的影子斑驳地投射在地面,水草交错,仿佛在引导着行人的步伐。诗人突然感到似乎有人在场,然而四处张望却不见踪迹,这种恍惚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奇异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秋季夜晚的独特景象,牵牛星正当空,天空一片明亮,让人误以为天将破晓。野外的风轻轻吹过空巢,而海面上的波涛声又如同在孤树下回荡,增添了孤独与辽阔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具有浓厚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谢翱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