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前筹初见翊元枢,何事扁舟泛五湖全文

前筹初见翊元枢,何事扁舟泛五湖

出处:《和路枢四首 其二
宋 · 胡寅
前筹初见翊元枢,何事扁舟泛五湖
脱屣红尘谁肯办,挂冠黑发世应无。
愿陪几杖登南阜,遥想氛埃暗北区。
晚节功名端不免,云台依旧矗天都。

注释

初见:初次相遇。
翊元枢:人物名字,可能指代某位重要人物。
扁舟:小船。
五湖:泛指大湖,中国古代常用以象征隐居或游历。
脱屣:弃置鞋子,比喻放弃世俗。
红尘:指尘世,常用来形容纷扰的世俗生活。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解下官帽。
黑发:指年轻的头发,象征未老。
南阜:南山,泛指南方高地。
氛埃: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北区:北方地区。
晚节:晚年。
云台:古代宫殿中高台,此处借指功名之地。
矗:直立,耸立。
天都:山名,如黄山的天都峰。

翻译

初次谋面便见到翊元枢,他为何乘船漫游五大湖。
谁能放弃尘世繁华,他宁愿辞官白发飘然。
希望能与他一同拄杖登山,遥想北方的尘埃蔽日。
晚年追求功名看来在所难免,但云台依然耸立在天都峰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题为《和路枢四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路枢为对象,表达了对友人辞官归隐的感慨与敬佩。首句“前筹初见翊元枢”暗示了对路枢早有识人之明,而“何事扁舟泛五湖”则描绘了友人选择归隐江湖的生活。接着,“脱屣红尘谁肯办”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以及对路枢毅然决然放弃仕途的赞赏。“挂冠黑发世应无”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年轻时就选择了远离官场的罕见之举。

“愿陪几杖登南阜”表达了诗人希望能陪伴老友一同享受山水之乐,体现了深厚的友情。“遥想氛埃暗北区”则寓言式地描述了尘世的纷扰,与友人的清高形成对比。“晚节功名端不免”暗示了即使晚年,功名仍然难以完全摆脱,但路枢的选择更显淡泊。“云台依旧矗天都”以云台山比喻朝廷,表示尽管如此,友人的高尚品格如同高山耸立,令人仰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路枢的高洁品行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对自己未能如愿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