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出处:《题足轩诗》
宋 · 朱翌
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
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
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宁:岂,哪里。真:真实。
静极:极其安静。
众妙:万物的奥秘。
疏受:古代人名,此处比喻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父议:父亲的建议。
王章:古代人名,此处比喻忽视妻子意见的人。
妻言:妻子的意见。
兵火:战争。
蒙天幸:幸运地逃脱。
沃日:照耀。
海吞:如同大海吞吐风云。
藜羹:粗劣的食物。
大飨:盛宴。
布被:布制的被子。
春温:春天般的温暖。
翻译
在这世间哪里还有一丝真实,只有在寂静中才能感知万物的奥秘。如果能像疏受那样听从父亲的建议,就不会像王章那样忽视妻子的意见。
幸运地从战火中逃脱,如同阳光普照大海般吞吐风云。
即使两顿粗茶淡饭也如同盛宴,一床布被也能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高洁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认识,认为在平静无为的状态下,才能领悟到事物的真谛和各种美好的存在。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意志和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里的“疏受”可能指的是通过父亲或长辈的教诲来理解事理,而“王章”则是指官方的法规或典章,诗人强调不轻易采纳妻子的意见,这反映出古代社会中男权至上的观念。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经历过战乱和灾难,但幸运地脱离了这些苦难。"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则是对比,前者指的是简陋的食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却如同盛宴;后者说明即使是简单的布被,在春天也能感到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自适其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