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出处:《除夜求屠苏》
宋 · 郑清之
椒盘为计定春前,客里那知岁籥迁。
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
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
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
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椒盘:指春节前用来祭祀或庆祝的菜肴。客里:他乡,异乡。
岁籥:古代以竹简记录年份,这里代指时间流逝。
迁:迁移,这里指时间的推移。
行路:行走的旅途。
穿履雪:踏着积雪前行。
薄官:职位低微的官员。
囊钱:袋子里的钱财。
黄帝屠苏酒:古代习俗中在新年饮用的药酒。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秫田:种植高粱的土地,酿酒原料。
令尹:楚国官职,相当于宰相,这里泛指有权力的人。
可人:令人满意,合心意。
从教:任凭,听任。
新年:春节。
翻译
椒盘作为春节前的准备,身处他乡怎能知晓岁月流转。走在崎岖的路上,踏着积雪,微官的我羞于花费囊中的钱财。
遗憾没有黄帝的屠苏酒,只能尝试拜访陶渊明种秫的土地。
如果令尹是个合人心意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迎接新的一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在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他在异乡为官的境况和对新年的期待。首句“椒盘为计定春前”描绘了人们在春节前准备椒盘以庆祝节日的习俗,诗人身处客地,对时光流转的敏感更加强烈,“客里那知岁籥迁”表达了这种身处他乡、不觉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行路间关穿履雪”写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踏雪前行,暗示了官场生涯的艰难。“薄官羞涩看囊钱”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微薄官员的经济拮据,囊中羞涩,无法置办丰盛的年货。
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像黄帝那样酿制屠苏酒的能力,只能效仿陶渊明种植秫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给自足。“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尽享节日习俗的自嘲。
最后两句“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收尾,想象如果友人令尹知道他的境况,可能会开怀大笑,让他随心所欲地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新年到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