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尔有恒干,熙然无勃溪
出处:《默坐二首》
清 · 孙元衡
?结宣苏尽,黄庭或可栖。
观心收野马,论道见醯鸡。
兀尔有恒干,熙然无勃溪。
室中尘虑绝,门外海云齐。
观心收野马,论道见醯鸡。
兀尔有恒干,熙然无勃溪。
室中尘虑绝,门外海云齐。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默坐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在静思中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首句"结宣苏尽"可能意味着诗人结束了繁忙的事务,心境得以舒展。"黄庭或可栖"则暗示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地,如同在黄庭(道教经典中的理想境地)中安顿心灵。
"观心收野马"运用了佛教禅宗的比喻,"野马"象征思绪如奔腾的野马难以驾驭,这里表示诗人努力凝神内观,控制纷乱的思绪。"论道见醯鸡"进一步深化了对道的理解,将自我认知比作观察醋瓶里的小飞虫,虽微小却能洞悉事物本质。
"兀尔有恒干"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与执着,"兀尔"形容专心致志,"恒干"指持之以恒的精神。"熙然无勃溪"则描绘出一种和谐安宁的状态,没有冲突和困扰。
最后两句"室中尘虑绝,门外海云齐"通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脱,室内没有世俗杂念,门外则是海天一色的广阔景象,象征着心境的开阔和豁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修炼和外在环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