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屋多君子,能知风雅音
出处:《喜值关中李玉之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曾为秦地客,不作越人吟。
我祖元西屈,南迁自华阴。
逢君好宾客,置酒向园林。
板屋多君子,能知风雅音。
我祖元西屈,南迁自华阴。
逢君好宾客,置酒向园林。
板屋多君子,能知风雅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喜值关中李玉之有作(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句“曾为秦地客,不作越人吟”,诗人以自己曾经作为秦地的客人身份自述,表明了他与秦地的深厚渊源,并且强调自己不会吟唱越地的歌曲,进一步突出了他对秦地文化的认同感。
接着,“我祖元西屈,南迁自华阴”两句,诗人追溯了自己的家族历史,提到他的祖先曾在西屈之地生活,后来因故南迁至华阴,体现了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以及对迁徙经历的感慨。
“逢君好宾客,置酒向园林”描绘了诗人遇到友人后,友人热情地招待他,设宴于园林之中,营造出温馨和谐的聚会氛围。
“板屋多君子,能知风雅音”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及其居住环境的赞赏,认为友人不仅为人高尚,而且能够欣赏并理解高雅的艺术和文化,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化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与友人的相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着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和对迁徙经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