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谁与语,刘子长论议
出处:《河中府古兴寄刘杜舆》
宋 · 晁说之
肘腋患难禦,垣墙倾莫制。
兹者论战国,破秦必在魏。
初疑此语谩,身到识真是。
河山既设险,信食以自治。
秦虽百虎狼,得进不得退。
襄王昧远图,苏秦嗜近利。
惜哉计画疏,为此山河愧。
我怀谁与语,刘子长论议。
方为十二史,吾言不可废。
眺听常思君,梦魂先朔吹。
兹者论战国,破秦必在魏。
初疑此语谩,身到识真是。
河山既设险,信食以自治。
秦虽百虎狼,得进不得退。
襄王昧远图,苏秦嗜近利。
惜哉计画疏,为此山河愧。
我怀谁与语,刘子长论议。
方为十二史,吾言不可废。
眺听常思君,梦魂先朔吹。
注释
肘腋:比喻亲近或要害之处。垣墙:城墙。
战国: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
谩:虚妄,不实。
河山:自然地理环境。
信食:自给自足的食物。
百虎狼:形容极度凶猛。
昧远图: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苏秦:战国策士,以游说著名。
十二史:古代中国的重要史书。
眺听:远望倾听。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朔吹:北方的寒风。
翻译
肘腋间的忧患难以抵挡,即使城墙倒塌也无法控制。如今谈论的是战国时代,破秦的关键必定在魏国。
起初怀疑这话过于夸大,亲身经历后才明白其真实性。
江山已设下天然屏障,人民自给自足以求生存。
秦国虽然凶猛如虎狼,但一旦深入就无法轻易撤退。
楚襄王目光短浅,苏秦却只贪图眼前利益。
可惜计划疏忽,这导致国家受困于山河之险。
我的心中忧虑无人述说,只能与刘子长讨论深思。
他正在编撰十二部历史,我的见解不能被忽视。
常常遥望倾听,梦中也思念你,被北风吹过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河中府古兴寄刘杜舆》。诗中表达了对战国时期形势的深刻洞察,认为魏国在对抗秦国的斗争中具有关键作用。诗人起初怀疑某些言论,但亲身经历后深感其真实。他强调地理优势和内部治理的重要性,指出秦虽强大如虎狼,但在战略上一旦陷入,便难以退出。批评了襄王目光短浅,苏秦只贪图眼前利益,导致国家计划失误,让江山蒙羞。
诗人感慨无人能共论此事,唯有刘杜二人可能理解,因为他们在撰写历史(十二史)时,他的见解不应被忽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常常在眺望和倾听中思念他们,甚至在梦中都能感受到北方的风声。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智者的怀念,体现了宋诗的议论性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