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从汉士碑有道,梦逢秦鬼歌无衣
出处:《寄桃浦诸故知即事五首》
元末明初 · 王逢
山床折足琴暗徽,种菊不种西山薇。
愿从汉士碑有道,梦逢秦鬼歌无衣。
閒园不入烟火境,巨浸尽漂桃上梗。
老伴惟馀卧陇云,抱晦含光体常静。
愿从汉士碑有道,梦逢秦鬼歌无衣。
閒园不入烟火境,巨浸尽漂桃上梗。
老伴惟馀卧陇云,抱晦含光体常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山床折足琴暗徽”暗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简朴和内心的淡泊,琴弦虽断,但仍有音乐之韵藏于内心。次句“种菊不种西山薇”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选择种植菊花而非象征隐士生活的薇草,显示出他的独特志向。
“愿从汉士碑有道”表达了诗人向往古代贤士的道德风范,希望能遵循正道行事。而“梦逢秦鬼歌无衣”则借典故,寓言自己在梦境中与秦朝战乱时代的人民共情,体现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閒园不入烟火境”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地的宁静,远离尘世纷扰。最后一句“巨浸尽漂桃上梗”以奇特的意象,写出了园中的桃花被大水冲刷,只剩下梗在水上漂浮,寓意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隐逸生活和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道义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王逢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其诗作往往蕴含着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