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全文

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

唐 · 李益
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
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
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
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
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
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

拼音版原文

jiézhúmíngliánbīngzhuī
shānchuānsōukǎijiǎbèizhòng

jīngzàixīnjūnxiào
bàoēnshēnwèishíhái

lièzhànggāofēngdāngyíngtàibái
píngróngchǐjiànfēngjiǎnwán

jiéhǎilèipǎoquányǐn
hàntíngzhōngxuǎnzhònggèngshìyuán西

翻译

少年时便随战鼓出征,连续征战追赶敌寇谷蠡。
搜寻山川间隐藏的敌人,身披厚重犀牛皮甲。
旧官署的旗帜依然飘扬,新军将士整装待发。
为报国恩我尚在人世,战马识途,嘶鸣回响。
高耸的烽火台信号举起,军营上空星斗低垂。
七尺剑斩敌平定边疆,密封的信件用泥封印。
横渡大海捕获敌族蒲类,泉水旁让鸟儿饮水解渴。
在朝廷中备受重视,又在五原西部历练过战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离别家园,奔赴边疆的壮阔场景。开篇“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两句,以强烈的动作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军队行进的紧迫与激烈,士兵们如同整理头发般紧跟在一起,追击敌人如同猎取山中的野兽。

接着,“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艰辛和军队的英勇。将士们在险峻的山川间搜寻隐藏的敌人,身披沉重的铠甲,形象地比作犀牛般坚不可摧。

“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则转而描绘了一幅军营生活的画面。旧有的将领府邸仍飘扬着战旗,而新征集结的士兵们排列整齐,显示出一种军队更迭代谢、生机勃勃的景象。

“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中,将军在临行前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重返故乡,而他的坐骑也似懂得主人心意,不停地嘶鸣。

“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则描述了一种边塞警报的情景,连绵的山脉上烽火升腾,军营中的太白星(古代指夜晚最亮的星)因战事而显得低沉。

“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表现了将士们的武装和准备。长剑如同平定战乱的工具,而封存的药丸则是对未来战斗可能需要的物资储备。

“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两句中,将军在征途中不仅要克服自然的艰难,还要寻找资源补给。他们截断大海以取得海藻之类的财富,同时也会奔向清泉,以解渴且滋润心灵。

“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则意味着将军不仅是朝廷中的重要选择,而且还要面对更多未知的边疆任务和挑战。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战争的艰辛、士兵的英勇以及将军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唐代边塞生活的残酷与壮丽,以及军事行动中个人情感与集体使命之间的冲突与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