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须种桃李,桑柘满城东全文

何须种桃李,桑柘满城东

明 · 邓雅
百里安民俗,陶然太古风。
布衣无长物,茆屋有焦桐。
未觉羲农远,真堪卓鲁同。
何须种桃李,桑柘满城东

鉴赏

这首明代邓雅的《题永丰令蔡行素朴实斋》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画面。"百里安民俗",展现出一片百里范围内的和谐安宁,民俗传统深厚。"陶然太古风",诗人赞美这里的民风淳朴,如同远古时代般质朴自然。

"布衣无长物",描述了居民们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奢华之物,强调了他们的俭朴本色。"茆屋有焦桐",茅草屋内生长着焦桐(一种高大的树木),增添了田园诗意,象征着主人的高尚品格。

"未觉羲农远",诗人认为这里的人们并未远离古代先贤羲皇和农耕文化的教诲,保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真堪卓鲁同",进一步赞扬他们像古代贤人卓茂和鲁恭一样,品德高尚,值得尊敬。

最后两句"何须种桃李,桑柘满城东",表达了对当地重视实用,以桑柘(桑树和柘树,用于养蚕和木材)为主的经济活动的肯定,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就足够美好,无需追求繁花似锦的桃李。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永丰令蔡行素所治理的地方,以其淳朴的民风、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实际的经济策略,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理想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