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言水进退,寒暑分盛衰全文

人言水进退,寒暑分盛衰

出处:《上下驿矶
宋 · 陈造
湖阴数里间,山麓矻两矶。
矶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
千古妨行舟,死生系毫釐。
我昔步矶上,雨歇暑气微。
惊湍下百尺,怒势轰千鼙。
尚忧坤轴动,无怪沙岸攲。
蛰龙渠得安,过鸟翅欲垂。
头眩胆为掉,坐叹舟上儿。
壮哉天下险,奸轨容抵巇。
如身护风寒,要地此几希。
今来岁华暮,去舟良坦夷。
人言水进退,寒暑分盛衰
古来设险守,亦有可易时。
函谷与剑阁,秦汉尝用之。
人轻地亡重,正烦折箠笞。
恃险无兴国,兴国须藩篱。
帝王所取重,文武各攸司。
险易倏变改,即矶馀可推。

拼音版原文

yīnshùjiānshānliǎng

jiāngchūgōngshī

qiānfángxíngzhōushēngháo

shàngxiēshǔwēi

jīngtuānxiàbǎichǐshìhōngqiān

shàngyōukūnzhóudòngguàishāàn

zhélóngānguòniǎochìchuí

tóuxuàndǎnwèidiàozuòtànzhōushàngér

zhuàngzāitiānxiàxiǎnjiānguǐróng

shēnfēnghányào

jīnláisuìhuázhōuliángtǎn

rényánshuǐjìn退tuìhánshǔfēnshèngshuāi

láishèxiǎnshǒuyǒushí

hánjiànqínhànchángyòngzhī

rénqīngwángzhòngzhèngfánzhéchuíchī

shìxiǎnxīngguóxīngguófān

wángsuǒzhòngwényōu

xiǎnshūbiàngǎituī

注释

湖阴:湖边阴凉处。
山麓:山脚下。
矻:突出、凸出。
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坤轴:地轴,比喻大地。
蛰龙:冬眠的龙,比喻沉睡的水力。
奸轨:邪恶的人。
抵巇:穿越险阻。
函谷:古代关隘。
剑阁:另一古代关隘。
轻:忽视。
重:重要性。
藩篱:比喻屏障或防御。

翻译

湖阴数里之间,山脚有两座石矶。
石矶下临江水,大禹治水的功绩在此也无法施展。
自古以来,这些石矶妨碍船只通行,生死只在毫厘之间。
我曾漫步在石矶之上,雨后暑气稍减。
湍急的水流直泻百尺,声势如同千军万马轰鸣。
尚且担忧大地动摇,难怪沙滩会倾斜。
沉睡的蛟龙得以安宁,飞过的鸟儿翅膀几乎触到水面。
我头晕目眩,心中胆怯,只能坐在船上感叹。
这天地间的险峻多么壮观,邪恶之人难以穿越。
如同保护自己免受风寒,重要的地理位置极为罕见。
如今时至年终,离去的船只航行平稳。
人们常说水位涨落,反映了寒暑的盛衰。
自古以来设置险阻防守,也有时势变迁的时候。
函谷关和剑阁,秦汉时期都曾用来防守。
人们轻视土地的重要性,正需要严惩。
依靠险阻无法兴邦,兴邦需要内外屏障。
帝王深知土地的价值,文臣武将各有其职。
危险与平易瞬息万变,从石矶的变化中可以推知。

鉴赏

这首宋诗《上下驿矶》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通过对湖阴附近山麓两座险峻的矶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诗人首先描述了矶石突兀江中,仿佛连大禹也无法改变其地貌,暗示了大自然的威力和历史的沧桑。接着,他以舟行受阻和沙岸倾斜为例,强调了这些险要之地对过往行人和国家安危的影响。

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此处经历风雨,感受到水流的汹涌和大地的动荡,不禁感叹自然之力的强大。他进一步指出,历史上人们曾利用险要之地作为防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险阻并非永恒不变,比如函谷关和剑阁这样的军事要塞,其重要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

最后,诗人以治国之道作结,强调国家兴盛不在于依赖险要之地,而是需要内外兼修,文武并举。他认为,真正的屏障是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制度,而非单纯的地理险峻。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山水之险警示世人,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