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浇无边春,酿成此天色
文章祇引睡,茗椀不著力。
虽无田父邀,欲到野人宅。
日萼斗深妍,风条舞柔碧。
数峰极蕴藉,未到辄目逆。
人心有同然,一样寄岑寂。
茅茨破不补,吾意嘿有适。
置樽小轩户,云气手阖辟。
苍苍万檀栾,晚吹自萧瑟。
穿荒取微径,便旷从短策。
忽与幽兴会,照我两尺璧。
白虹润山木,取友固多益。
谈深近迂怪,理奥烦探索。
鲸杯不足吞,马肝无用食。
玉虬蟠蜿蜒,万鳞寒缩涩。
饯春春未阑,尚及三之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浇:灌溉。天色:天空景色。
祇:只,仅仅。
茗碗:茶碗。
田父:农夫。
野人宅:野外人家。
日萼:阳光下的花朵。
风条:风中的枝条。
蕴藉:含蓄而美丽。
目逆:心向往。
岑寂:寂静。
嘿:默默地。
小轩户:小窗户。
云气:象征着超凡或梦境。
檀栾:茂密的树林。
晚吹:傍晚的风。
旷:开阔。
幽兴:幽深的情趣。
两尺璧:比喻心灵或心境。
润:滋润。
鲸杯:大酒杯。
马肝:典故,比喻珍贵但无用的事物。
玉虬:玉质的龙形装饰。
阑:结束。
翻译
是谁灌溉了这无边的春色,酿造出这样的天空。文章只能让人昏昏欲睡,茶碗也无法抵挡这美景。
虽然没有农夫邀请,我也想前往那野外人家。
阳光下的花朵争艳斗丽,风中的枝条轻柔地摇曳。
几座山峰含蓄而美丽,还未到达已令人心向往。
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相同,都在这宁静中寄托情感。
茅屋虽破旧未修,但我心中却感到满足。
在小轩窗前放置酒杯,仿佛云气能为我开启。
万木苍翠,傍晚的风声带来萧瑟之感。
穿越荒野寻找小路,轻松地步行前行。
突然间,我与幽深的情趣相遇,照亮了我的心灵。
白虹滋润着山林,结交朋友总是有益的。
深入交谈接近奇特,道理深奥需仔细探寻。
大鲸的酒杯不足以盛下,马肝也无需品尝。
玉虬盘旋如龙,万片鱼鳞寒冷而紧缩。
春天尚未完全离去,还能享受三分之一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开篇“谁浇无边春,酿成此天色”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界赋予大地的生机与颜色,诗人以“酿”字形象地描绘出春意浓郁如同酿造美酒一般充满每一寸土地。
接下来的“文章祇引睡,茗碗不著力”表明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中的精细工夫都不感兴趣,而是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这里,“文章”指的是文艺创作,“茗碗”则是饮茶用的器皿,两者结合起来,反映了诗人在春天对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虽无田父邀,欲到野人宅”显示出诗人的向往,他虽然没有田园之邀,但仍想去访野人之家,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田园诗意境的向往。
“日萼斗深妍,风条舞柔碧”中,“日萼”指的是日光穿透树叶后的美丽景象,而“风条舞柔碧”则是春天风轻拂过树梢时的生动画面。这里的意象丰富,色彩斑斓,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
诗中还有一系列关于自然山水的描写,如“数峰极蕴藉,未到辄目逆”等,用以表现诗人对山川之美的赞叹和欣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在“人心有同然,一样寄岑寂”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人心相通、情感共鸣的渴望,以及对远离尘世,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景象和行为,如“茅茨破不补”,“置樽小轩户”,“穿荒取微径”等,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自在地生存状态,以及对简朴生活的享受。
最后,“白虹润山木,取友固多益”一句,通过描绘清新脱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春天中寻找知音和友情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