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全文

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

风日迫佳节,一川秋意昏。
临高分石磴,却立数烟村。
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
龙山嗟未久,蓝水想空存。
鸿雁频收唳,茱萸几断魂。
拍肩寻熟路,登阁换馀樽。
钟梵规绳阔,亲朋笑语温。
加笾携海峤,闻笛忆乡园。
梦记南柯守,兵看左角奔。
诗凡羞晋宋,发短任乾坤。
汝辈禅心起,今生道眼浑。
不知东嶂外,滟滟涌金盆。

注释

风日:天气。
迫:逼近。
佳节:节日。
一川:满眼。
秋意:秋天的气息。
昏:昏暗。
临高:站在高处。
石磴:石阶。
却立:回头站立。
楚制:楚地风俗。
蛮花:异域花朵。
蓝水:想象中的水。
鸿雁:大雁。
茱萸:植物名,古人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熟路:熟悉的道路。
馀樽:剩余的酒杯。
钟梵:寺庙钟声。
规绳:规矩。
温:温暖。
笾: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竹器。
海峤:海边的高地。
左角:古代方位之一,这里指战场。
奔:疾驰。
羞:感到羞愧。
晋宋:历史时期。
禅心:佛教禅修之心。
浑:浑然一体。
滟滟:波光粼粼。
金盆:金色的池塘或湖泊。

翻译

节日临近,秋意渐浓天色暗淡。
站在高处,踏着石阶,回望烟雾缭绕的村庄。
楚地风俗随着云卷云舒,异域花朵映照在杯中酒痕。
龙山虽曾游历,如今只剩回忆,蓝水也似乎只存在于想象中。
大雁频频鸣叫,茱萸引发思乡之情。
携手老友,重走熟悉的小径,登楼换酒,共度佳节。
寺庙钟声悠扬,亲朋欢声笑语温暖。
海鲜盛宴,笛声唤起对家乡的思念。
梦境中仍记得南柯一梦,现实中军队疾驰如飞。
诗歌羞于与晋宋比肩,我白发苍苍,任由岁月流转。
你们禅心深沉,此生修行,道行深厚。
未知东边山嶂之外,金色的波光荡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槔的作品,名为《九日与数客登善福院之绝顶晚饮茗饮阁予以病先归赋十二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重阳佳节时,因身体不适而提前离开聚会地点的情景。

首句“风日迫佳节,一川秋意昏。”描绘出秋季的景象,风和日光似乎在催促着重阳节的到来,而一条河流则显露出浓厚的秋色。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透露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临高分石磴,卻立数烟村。”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画面,以及眼前展开的山峦和村庄。这里通过“临高”表现出诗人的视角变化,而“却立数烟村”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绘。

第三句“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中的“楚制”,可能指的是南方的风俗或物产,“随云物”则给人以飘渺不定之感。而“蛮花”一词,则可能是对某种花卉的称呼,与“照酒痕”相连,可能暗示着诗人的饮酒留下了记忆。

在“龙山嗟未久,蓝水想空存。”中,“龙山嗟未久”,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感叹,而“蓝水想空存”则是对远方山川的向往和留恋。

诗人在“鸿雁频收唳,茱萸几断魂。”中通过描写大雁的鸣叫和草木凋零的情景,传达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感,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沉思。

随后,“拍肩寻熟路,登阁换馀樽。”则是诗人在描述自己因病提前离开,寻找熟悉道路并上楼换取剩余的酒杯的情景,这里表现出了诗人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钟梵规绳阔,亲朋笑语温。”中的钟声和梵音,是宗教仪式中常见的声音,“亲朋笑语温”则描写了朋友之间的欢乐与温暖。

在“加笾携海峤,闻笛忆乡园。”中,诗人通过对远方山川(海峤)的向往,以及听笛子时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一种对于家乡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

接下来的“梦记南柯守,兵看左角奔。”可能是在描述一场战争或军事行动,这里诗人通过“梦记”表达了对某个地方的思念,而“兵看左角奔”则是对战乱景象的描绘。

最后,“诗凡羞晋宋,发短任乾坤。”中,“诗凡羞晋宋”,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己作品与历代诗人的比较时的谦虚之情。而“发短任乾坤”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自信和豁达。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光流逝、友情珍视、家乡怀念等主题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