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全文

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

出处:《登黄花亭遗址
宋 · 钱元鼎
隔城舒晚啸,信步得高台。
亭去名犹在,霜迟菊未开。
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来。
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

拼音版原文

chéngshūwǎnxiàoxìngāotái

tíngmíngyóuzàishuāngchíwèikāi

yún西xiàmíngyuèjiānglái

fēinánjìnhūnzhōngchùcuī

注释

隔:分隔。
城:城墙。
舒:舒展。
晚:傍晚。
信步:随意漫步。
高台:高处的平台。
去:离开。
名:名字。
犹:仍然。
霜:秋霜。
迟:晚。
未:尚未。
浮云:天上的云彩。
西日:落日。
明月:明亮的月亮。
大江:宽阔的江面。
逸思:飘逸的思绪。
禁:抑制。
昏钟:黄昏的钟声。
催:催促。

翻译

隔着城墙在傍晚长啸,随意漫步登上高台。
亭子虽去名字仍在,秋霜尚早菊花未开。
夕阳西沉浮云涌动,明月从大江那边升起。
飘逸的思绪难以抑制,黄昏的钟声不知从何而来催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漫步至黄花亭遗址的情景。首句"隔城舒晚啸",展现出诗人穿越城墙后,借晚风之机发出悠长的啸声,透露出闲适与自在。"信步得高台",表达了他随意行走间意外发现了一个高台,流露出惊喜之情。

接下来两句"亭去名犹在,霜迟菊未开",写亭子虽已不在,但其名字尚存,而秋霜尚未降临,菊花还未绽放,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静谧。"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来",通过描绘夕阳西沉、浮云飘动和江面上映照的明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江景图。

最后两句"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诗人的情感从自然景色转向内心世界,他的思绪如脱缰之马难以抑制,而远处传来的黄昏钟声似乎在催促着他回归。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登临黄花亭遗址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宋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