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全文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

唐 · 张九龄
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
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
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拼音版原文

yuánliáoxíngshàngjiànchūlínqiū
wàngyuǎnkōngjiěyóu

biéyánliǔànzhēngzhàozhōu
tànxiāngjiāngshuǐcháozōngxiàngběiliú

注释

元僚:同僚,一同在朝廷任职的官员。
行上计:赴京述职,指古代地方官员定期到京城汇报工作。
举饯:设宴送行。
题舆:官车,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车辆。
远:形容距离越来越远。
空思:徒然怀念,空自思念。
解榻游:对客人热情接待,典故出自汉代陈蕃为徐稚解榻待之的故事,此处指诗人与离别同僚之间过去深厚的情谊。
别筵:离别的酒席。
柳岸:沿河两岸长满柳树的地方。
征棹:远行的船只。
倚芦洲:停靠在芦苇丛生的江边。
湘江:中国南方的一条大河,位于湖南省境内。
朝宗:河流汇入大海,此处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诚或归宿。
北流:向北方流淌。

翻译

同僚启程赴京述职,我们在山林之畔设宴送行。
忽然遥望他乘坐的官车渐行渐远,心中徒然怀念起昔日他对我热情接待的情景。
离别的酒席沿着柳岸铺展开来,远行的船只已停靠在芦苇丛生的江边。
独自感叹那湘江之水,它朝向着北方滚滚奔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行时的情景与感受。"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表明诗人在踏上归途的路程中,离开了林中的隐居之地,开始向目的地进发。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情怀。

接着的"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旅途中孤独和无聊时光的感慨。题舆即是古代行军或出行时用来标记路程的方式,这里暗示了长途跋涉带来的寂寞与思念。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这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寻找休憩之处的情形。别筵即是临时搭建的床榻,而征棹指的是船只停靠的木桩,表明诗人可能是在河岸边暂歇。

最后两句"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则抒发了诗人对湘江水流方向的感慨。湘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这里的描写不仅是自然景观,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某种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和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之美的情怀。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作品风格的一种典型体现,他善于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