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壁苔封径,悬岩树挂藤
出处:《卞山石林》
宋 · 袁说友
物是人非旧,堂空语不应。
千重云夭矫,百态玉崚嶒。
断壁苔封径,悬岩树挂藤。
支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
千重云夭矫,百态玉崚嶒。
断壁苔封径,悬岩树挂藤。
支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物是:事物依然。人非:人事已变。
旧:旧时。
堂空:厅堂空荡。
语不应:无人应答。
千重云:层层叠叠的云彩。
夭矫:翻腾、蜿蜒。
百态玉崚嶒:各种形态的玉石山峰。
崚嶒:峻峭、突兀。
断壁:残破的墙壁。
苔封:长满青苔。
径:小径。
悬岩:悬崖。
树挂藤:树木上挂着藤蔓。
支颐:托腮。
觅日:寻找阳光。
昔年:过去。
翻译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空荡的厅堂回声寂寥。重重云层翻腾如龙,百般姿态的玉石山峰峻峭。
残破的墙壁长满青苔,小径被遮掩在藤蔓之间。
我托腮凝望,试图找回昔日阳光,那时的记忆犹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卞山石林》。诗中描绘了一幅沧桑变迁的景象,通过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石林奇特风貌的细致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物是人非旧"一句,以对比手法,揭示了人事变迁之大,昔日熟悉的事物依旧存在,但人事已非,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堂空语不应"则进一步渲染了空寂的氛围,暗示着曾经的热闹与今日的冷清形成鲜明对照。
接下来的四句"千重云夭矫,百态玉崚嶒。断壁苔封径,悬岩树挂藤",通过描绘石林的层层叠嶂、姿态各异的石头,以及覆盖在断壁上的青苔和悬挂在岩壁上的藤蔓,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支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诗人独自凝视远方,试图找回过去的记忆,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袁说友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