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诛螟螣躬行罚,杀气回春款款消
出处:《山阴道中残雪》
宋 · 释居简
晃眼鲜明未寂寥,江村犹自碍渔樵。
积阴虽重消平地,背日犹多压小桥。
抢地竹头扶眩起,种畬山脚望晴烧。
天诛螟螣躬行罚,杀气回春款款消。
积阴虽重消平地,背日犹多压小桥。
抢地竹头扶眩起,种畬山脚望晴烧。
天诛螟螣躬行罚,杀气回春款款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阴道上残雪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联“晃眼鲜明未寂寥,江村犹自碍渔樵”,开篇即以生动的视觉形象展现了一幅冬雪未尽、阳光照耀下的江村图景,虽已显出春意,但雪未完全消融,仍对渔民和樵夫的活动有所阻碍,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颔联“积阴虽重消平地,背日犹多压小桥”,进一步描绘了雪的分布不均,部分地方雪已融化,而有些地方则因背阴或背日而雪量较重,桥面被积雪覆盖,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颈联“抢地竹头扶眩起,种畬山脚望晴烧”,转而描写雪后竹林的景象,积雪使得竹枝显得更为挺拔,仿佛在风中摇曳;同时,远处山脚下的田地在晴日下呈现出一片火红的景象,可能是农民正在焚烧田边的杂草,准备春耕,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农事的忙碌感。
尾联“天诛螟螣躬行罚,杀气回春款款消”,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他将雪消融的过程比作是大自然对害虫(如螟螣)的惩罚,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伴随着万物复苏的力量,雪的消融是自然界循环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与自然法则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阴道上残雪消融的自然景观,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哲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