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全文

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出处:《雨从箕山来
唐 · 宋之问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
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
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
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喻。
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
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

拼音版原文

cóngshānláishūpiāofēng
qíngmíng西fēng绿nánshù

shíjīngxìngméngzhēnsēng
shēnqīngjìngmiàoduànwǎnglái

liǎngyánjìngòngwàng
guānhuādòngwénniǎoxuán

xiàngwéntiānxiāngyānliúnéng

注释

雨:自然降水现象。
箕山:地名,此处代指远处的山。
倏:快速地。
飘风:疾风,大风。
晴明:晴朗明亮。
西峰:西边的山峰。
绿缛:形容草木茂盛翠绿的样子。
南溪:南方的小溪。
客:作者自指,作为访问者。
精庐:精致的庙宇,此处指寺院。
真僧:真正的和尚,有道行的僧人。
顾:关照,留意。
深入:深刻理解。
清净理:佛教中指清净无染的真理。
妙断:以智慧断除。
往来趣:世俗的欲望和追求。
意得:心意相通。
契如:契合一致,如同。
忘喻:无需比喻说明,心领神会。
观花:观看花朵,比喻静心观察。
寂不动:内心平静,没有波动。
闻鸟:听到鸟叫。
悬可悟:悬即挂念,此处引申为思考,可悟指能够领悟。
向夕:傍晚时分。
天香:似天界传来的香气,可能指寺庙中的焚香。
淹留:停留,徘徊不去。
不能去:不愿意离开。

翻译

雨水从箕山方向袭来,迅速与狂风一同掠过。
晴朗时西边山峰日照明亮,南溪边的树木绿意盎然,繁茂缤纷。
此刻我作为客人身处静谧的庙宇,有幸得到高僧的关照。
深入探讨佛法的纯净之理,妙法让人断绝世俗的来往欲求。
心意相投契合无比,言语交流之后彼此都无需多言,心领神会。
静静观赏花朵而心无波澜,听到鸟鸣似乎也能领悟禅机。
傍晚时分闻到天界般的香气,我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并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深刻领悟和内心的平静喜悦。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流转和思想升华。

首句“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场突如其来的细雨,它伴随着微弱的风一起降临,这种自然界的即兴之作为诗人提供了灵感的源泉。

紧接着,“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则描绘了一幅雨过天青、阳光普照的美丽景象。西峰上的太阳将温暖的光芒洒在山谷之间,而南溪两岸的树木因雨水滋润而显得更加葱郁。

诗人随后写道:“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这里,“精庐”指的是寺庙或佛殿,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得到了一位高僧的关照。这种境遇让他得以深入地探索清净和智慧。

“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表达了诗人通过禅修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超越了世间的纷扰。

接下来的“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喻。”则意味着当内心达到了某种高度的默契和理解时,语言似乎变得多余,连比喻也显得不再必要,因为一切都已经超越了言语的界限。

在这种境界中,“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诗人静观着花草,不再有任何执念;听到鸟鸣,也能领会到其中的禅机。他的心灵如同大海,波澜不惊,却又深不可测。

最后,“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夜幕降临时分,他闻到了来历不知的妙香,这种香气让他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享受,更是对心灵安住所在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清新脱俗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佛理的独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