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倚柱发清啸,旁人不解谷空应
出处:《雨中寄杨彦常先生》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山中长夏苦淫雨,暂尔出门还不能。
九天驭日力已竭,两地看云愁倍增。
怜君畏途久作客,笑我净舍常依僧。
相思倚柱发清啸,旁人不解谷空应。
九天驭日力已竭,两地看云愁倍增。
怜君畏途久作客,笑我净舍常依僧。
相思倚柱发清啸,旁人不解谷空应。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丁鹤年的诗《雨中寄杨彦常先生》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长时间遭受连绵阴雨的困扰,无法出门,感到疲倦和忧虑。他想象太阳的力量似乎在九天之上也已耗尽,而自己与远方的朋友杨彦常分隔两地,看着相同的云彩,愁绪更加深重。
诗人对杨彦常的漂泊生活表示同情,同时也自嘲自己只能依靠寺庙为家,常与僧人为伴。思念之情难以排解,他倚柱长啸,发出清越的声音,然而这深情的呼唤却只有山谷回应,旁人未能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雨中的景色和心境,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