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石槛迂回萦古藓,竹林深浅隐高台全文

石槛迂回萦古藓,竹林深浅隐高台

出处:《过春浮园
明 · 释古电
多少名园付劫灰,春浮花木独长开。
门临碧水烟霞绕,路夹苍松猿鹤来。
石槛迂回萦古藓,竹林深浅隐高台
乱馀相对幽岩壑,翻惜当年鼓乐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历经沧桑仍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象。首句“多少名园付劫灰”,以一种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历史变迁中名园遭受破坏的悲凉。然而,紧随其后的“春浮花木独长开”却以春天的生机勃勃,展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赋予了诗歌以希望和生命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浮园的静谧与幽美。“门临碧水烟霞绕,路夹苍松猿鹤来。”描绘出一幅山水环绕、松鹤相伴的宁静画面,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而“石槛迂回萦古藓,竹林深浅隐高台”则通过石阶、古藓、竹林、高台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层次丰富、充满自然野趣的空间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乱馀相对幽岩壑,翻惜当年鼓乐催。”这两句诗在赞美春浮园的幽静与美丽之余,也流露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惋惜。这里的“乱馀”指的是战乱之后的残破景象,而“鼓乐催”则暗示了昔日的热闹与繁华。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历史的变迁与自然永恒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过春浮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浮园的自然美景,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自然永恒的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