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初停照,熙熙顿得春
出处:《曝日二首 其二》
宋 · 赵蕃
肃肃初停照,熙熙顿得春。
人知受天赐,为我乐尧民。
体垢便搔抑,坐多忘欠伸。
阶除失馀润,窗户走游尘。
人知受天赐,为我乐尧民。
体垢便搔抑,坐多忘欠伸。
阶除失馀润,窗户走游尘。
注释
肃肃:形容夜晚的寂静。初停照:夜色刚刚停止照耀。
熙熙:形容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顿得春:忽然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天赐:上天的恩赐。
尧民:尧帝时期的百姓,象征着理想中的和谐社会。
体垢:身体感到不适或脏污。
搔抑:挠痒。
坐多:久坐。
欠伸:伸懒腰,表示休息。
阶除:台阶。
馀润:多余的湿润。
窗户:门窗。
游尘:飘动的灰尘。
翻译
夜色渐渐明亮,春天的气息忽然涌现。人们知道这是上天的恩赐,让我能为百姓带来欢乐,如同尧帝的子民一样幸福。
身体稍有不适就挠痒,久坐容易忘记伸展筋骨。
台阶失去了多余的湿润,窗户周围满是飞舞的灰尘。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赵蕃在春天的一个温暖日子中享受阳光的情景。"肃肃初停照",形象地写出太阳初升后光线柔和地洒落的景象,"熙熙顿得春"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诗人意识到这是上天的恩赐,因此感到喜悦,希望这份快乐能与百姓共享,如同尧帝时期那样和谐。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日常细节来展现他的愉悦:身体略有不适就自我舒缓,久坐时也会自然伸展放松。然而,随着阳光的照射,连台阶和窗户都失去了湿润,尘埃开始四处飞扬,这可能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微妙反映,也暗示着生活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百姓福祉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