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那足恃,绝壁彼能攀
出处:《河套》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长城那足恃,绝壁彼能攀。
卫卒虚分戍,边人苦卖关。
贺兰天失险,花马地成閒。
一片延绥草,谁寻白骨还。
卫卒虚分戍,边人苦卖关。
贺兰天失险,花马地成閒。
一片延绥草,谁寻白骨还。
鉴赏
这首诗《河套(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长城和河套地区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险峻与动荡。首句“长城那足恃,绝壁彼能攀”以长城作为背景,却强调其不足以依赖,暗示边防的脆弱。接着“卫卒虚分戍,边人苦卖关”揭示了守卫边疆的士兵与百姓的艰苦生活,以及边关的虚设与不稳。后两句“贺兰天失险,花马地成閒”描绘了贺兰山失去险要地位,花马地成为一片宁静之地的景象,暗含边疆局势的变迁。最后“一片延绥草,谁寻白骨还”以延绥草原上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中逝去生命的哀思与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反映了边疆的复杂现实与诗人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