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幢门外钓鱼翁,袖手旁观日出东
出处:《寄云庵和尚》
明 · 成鹫
海幢门外钓鱼翁,袖手旁观日出东。
祗有痴顽同木石,久无方便寄诗筒。
太阳早已知投子,信祖何曾识懒融。
珍重同参老禅客,共来廊下问幡风。
祗有痴顽同木石,久无方便寄诗筒。
太阳早已知投子,信祖何曾识懒融。
珍重同参老禅客,共来廊下问幡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钓鱼翁在海幢门外垂钓的场景,他袖手旁观,静待日出东方。诗人以“祗有痴顽同木石”形容其专注与淡泊,仿佛与自然界的石头木头一样,不为外界所动。接着,“久无方便寄诗筒”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钓鱼翁的敬仰之情,认为他长久以来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不借助文字传递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太阳早已知投子,信祖何曾识懒融”,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将太阳比作投子,暗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将信祖与懒融作为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真理之间的关系。最后,“珍重同参老禅客,共来廊下问幡风”表达了诗人对云庵和尚的尊敬与向往,希望与之共同探讨佛法,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钓鱼翁的形象,展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人生真谛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