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
出处:《次韵叩泮宫》
元 · 刘因
误我儒冠一不成,剑华摇落动江城。
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
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
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
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的《次韵叩泮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问的追求与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
首联“误我儒冠一不成,剑华摇落动江城”,诗人自嘲未能如愿以儒家之冠成就功名,却意外地感受到了剑气的飘零,暗示了内心的不甘与无奈。同时,也借“江城”之景,渲染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
颔联“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诗人的心灵仿佛飞向了遥远的皇宫,但又深知天道的高远不可触及;而梦境则让他踏入了遥远的南方荒野,感受到大地的辽阔与自己的渺小。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深刻体悟。
颈联“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中原千古鹿”比喻国家的动荡与争夺,“沧海一杯鲸”则描绘了个人在广阔世界中的微不足道。这两句既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尾联“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诗人相信国家的安定繁荣自有贤能之士在位,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同时,以“南阳问孔明”典故,暗含对诸葛亮的敬仰,同时也对当世缺乏像诸葛亮这样贤才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