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问对成中说,自得逍遥喜内篇
出处:《次韵张进彦见寄二首 其二》
宋 · 王之道
鼻息齁齁尽日眠,从他儿辈竞嘲边。
那知问对成中说,自得逍遥喜内篇。
雪里书来檐噪鹊,灯前诗就鼎凝烟。
中郎去后人难继,漫诧柯亭富笛椽。
那知问对成中说,自得逍遥喜内篇。
雪里书来檐噪鹊,灯前诗就鼎凝烟。
中郎去后人难继,漫诧柯亭富笛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次韵张进彦见寄二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王之道在表达一种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心境。
"鼻息齁齁尽日眠"一句描绘了诗人安然入睡,不为外界纷扰所扰的平和生活。"从他儿辈竞嘲边"则是说周围的人都在忙碌争斗,而诗人却置身事外,保持着自己的淡定。
"那知问对成中说"中的“那知”可以理解为“何须知道”,表明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并无兴趣。"自得逍遥喜内篇"则是表达了诗人心境的自在和愉悦,这种状态如同古代道家追求的逍遥游。
"雪里书来檐噪鹊"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雪中收到书信,屋檐上的鹊鸣叫的声音图景。"灯前诗就鼎凝烟"则是说在灯光下诗意盎然,如同古鼎上升腾的香烟。
"中郎去后人难继"中的“中郎”可能指的是某位不再现世的文人或友人,"漫诧柯亭富笛椽"则是说在空旷的亭子里,诗人随手拈弄着竹笛,心境悠然。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于外界喧嚣的漠视。这正是古代文人常追求的一种精神状态,即在纷扰的世间保持一份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