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
出处:《真定龙兴寺阁》
元 · 杨云鹏
插天飞构郁嵯峨,栏角涛声转暮河。
孤鸟去边沧渚阔,落霞明处碧山多。
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
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
孤鸟去边沧渚阔,落霞明处碧山多。
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
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云鹏的《真定龙兴寺阁》,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龙兴寺阁的壮丽景象,同时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插天飞构郁嵯峨,栏角涛声转暮河”,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将龙兴寺阁比作直插云霄的建筑,其高耸入云的气势仿佛要与天空争高下。阁楼的栏杆边缘,似乎能听到傍晚河水奔腾的涛声,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孤鸟去边沧渚阔,落霞明处碧山多”,进一步描绘了阁外的自然景色。孤鸟在广阔的江边飞翔,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碧绿山峦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两句通过对比孤鸟与广阔天地的关系,以及落霞与碧山的色彩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颈联“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历史的缅怀。诗人感叹于当前时局的艰难,未能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但依然能够通过吟诵《九歌》这样的古代诗歌来寄托哀思,表达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先贤智慧的追忆。
尾联“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则是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他希望有神力能够调和天河水,让京洛之地的战乱得以平息,展现出诗人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美好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龙兴寺阁的壮丽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热切期盼,体现了元代文人关注国家命运、心系苍生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