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不为无人识,独自妆成却自羞
出处:《和初到岭二绝 其二》
宋 · 刘跂
欲语吞声且复休,异乡风物伴牢愁。
铅华不为无人识,独自妆成却自羞。
铅华不为无人识,独自妆成却自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岭南时的复杂心情与自我反思。首句“欲语吞声且复休”,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想要诉说心中的感受却又选择沉默,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跃然纸上。接着,“异乡风物伴牢愁”一句,将诗人的情感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异乡的景物似乎成为了他内心愁绪的陪伴者,强化了孤独与忧郁的氛围。
“铅华不为无人识”,这里的“铅华”可能指化妆或装饰,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形象或才华的自我审视。即使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美的追求,这既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坚持,也反映了内心的某种骄傲与自信。然而,“独自妆成却自羞”则转折地揭示了这种自信背后的自我怀疑与羞愧感。独自一人精心打扮,却因无人欣赏而感到羞愧,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异乡环境时的复杂情感与自我认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初到异乡时的孤独、挣扎与自我反思的过程,以及在异乡环境中寻找自我价值与认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