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云晴见雁,船火夜闻筝
出处:《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宋 · 林昉
一声歌未断,江动欲潮生。
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
沙云晴见雁,船火夜闻筝。
谢令应相喜,先期发吏迎。
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
沙云晴见雁,船火夜闻筝。
谢令应相喜,先期发吏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歌:歌声。未断:持续不断。
江:江面。
动:波动。
欲:将要。
潮生:潮水翻涌。
是月:这个月。
寒露:秋天的露水,天气转凉。
下:落下。
故人:老朋友。
湘水:湖南的湘江。
沙云:沙滩上的云彩。
晴见:在晴天看到。
雁:大雁。
船火:船上的灯火。
夜闻筝:夜晚听到筝声。
谢令:谢令,可能是对某位官员的尊称。
应:应该。
相喜:感到高兴。
先期:提前。
发吏迎:派遣官员迎接。
翻译
歌声还在回荡,江面仿佛波涛即将翻涌。在这个寒冷的露水之夜,老朋友正沿着湘水前行。
晴朗的天空下,沙滩上可见大雁南飞,夜晚的船上传来筝声。
我想谢令会感到欣喜,因为他提前派官员来迎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前往湘阴的情景。首句“一声歌未断,江动欲潮生”以歌声和江潮的动静,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歌声悠长,江面仿佛因情感的波动而生起潮汐。接着,“是月寒露下”点明时值秋夜,寒露降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与清冷。
“故人湘水行”直接表达了友人的行程,他将在湘水边前行,诗人的心随友人一同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路。“沙云晴见雁,船火夜闻筝”通过沙洲上的雁阵和夜晚的船火,以及隐约传来的筝声,进一步勾勒出友人在旅途中的景象,暗示了友人的孤独与旅途的寂寥。
最后两句“谢令应相喜,先期发吏迎”,诗人想象友人到达湘阴后,那位知己会提前安排吏卒迎接,表达了对知己的热情款待和对友人此行顺利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