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
出处:《送李侍禁》
宋 · 李觏
三载旴江上,军和盗亦歼。
事烦终不倦,贫极始知廉。
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
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
事烦终不倦,贫极始知廉。
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
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旴江:旴江,古代河流名,今江西抚河上游。歼:消灭,击败。
事烦:事务繁重。
贫极:极度贫困。
廉:廉洁,清廉。
别袖:挥手告别时的动作。
夜蟾:夜晚的月亮,这里指代月光。
懋功:地名,在今四川阿坝州,历史上与平定盗贼有关。
赏:奖赏。
官占:官职的晋升或占据。
翻译
我在旴江上度过了三年时光,军事行动平定了盗贼。尽管事务繁多,我始终不觉疲倦,贫穷的生活让我深知廉洁的价值。
告别时挥手告别寒冷的白天,归途中船儿载着夜晚的月亮。
在懋功的功绩应当得到奖赏,上天的意愿似乎体现在官职的晋升上。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李侍禁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不平遭遇的同情和赞赏。首句“三载旴江上,军和盗亦歼”写出了李侍禁在官场上的沉浮与磨难,"事烦终不倦"表明他即使面临重重困境依然坚持不懈。"贫极始知廉"则揭示了他的清廉品格,即便生活贫苦也未曾改变节操。
中间两句“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和心情。诗人在寒冷的阳光下与李侍禁挥手告别,而李侍禁则是带着夜晚的安静与平淡回到自己的船上。
最后两句“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表达了诗人对李侍禁未被世人认可的努力和贡献感到不公,并希望上天能够给予他应得的奖赏,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往往与实际贡献不符,更多的是由官场的权力决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思考,是一篇情真意切、意蕴深远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