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遗子韦侯只一经,相门出相那在金满籯
出处:《遗善堂》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君不见遗子韦侯只一经,相门出相那在金满籯。
又不见燕山教子以义方,灵椿老去五枝丹桂芳。
破散钱堆一百屋,紫微不愿有子如窟郎。
陷为天下轻薄子,伏波不愿有子学季良。
身前身后事茫茫,我恤我躬犹未遑。
长把贤愚挂怀抱,请看积善之家遗善堂。
又不见燕山教子以义方,灵椿老去五枝丹桂芳。
破散钱堆一百屋,紫微不愿有子如窟郎。
陷为天下轻薄子,伏波不愿有子学季良。
身前身后事茫茫,我恤我躬犹未遑。
长把贤愚挂怀抱,请看积善之家遗善堂。
鉴赏
这首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名为《遗善堂》。诗中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和比喻,旨在探讨家庭教育与子女成长的关系,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首句“君不见遗子韦侯只一经”,借用韦家的故事,强调了通过教育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韦家虽非富贵之家,却因重视教育,得以出仕为官,体现了知识的力量。
接着,“相门出相那在金满籯”一句,进一步阐述了教育对家族兴盛的影响,指出真正的财富是人才和智慧,而非金银财宝。
“又不见燕山教子以义方,灵椿老去五枝丹桂芳”则以燕山之例,说明了以正直之道教育子女,家族将繁盛昌盛,如同老树开花,子孙满堂。
“破散钱堆一百屋,紫微不愿有子如窟郎”两句,对比了金钱堆积与道德品质的差异,表达了紫微星不愿其子成为贪婪、不道德之人,强调了精神财富远胜物质财富。
“陷为天下轻薄子,伏波不愿有子学季良”则通过反面例子,警示子女不可学那些轻浮、不忠之人,伏波星希望其子能学习忠诚、勇敢的品质。
最后,“身前身后事茫茫,我恤我躬犹未遑。长把贤愚挂怀抱,请看积善之家遗善堂”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后代教育的深思熟虑。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后代,使他们成为贤良之人,留下善行的家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探讨了家庭教育、个人品德与家族兴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