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肆尽传鸡骨卜,垣墙多杂蛎房灰
出处:《送陈惟秦客恩州》
明 · 徐熥
树树桐花夹路开,思乡还上粤王台。
裹盐峒客投墟去,沽酒蛮姬泛艇来。
市肆尽传鸡骨卜,垣墙多杂蛎房灰。
送君解说炎方俗,二十年前此地回。
裹盐峒客投墟去,沽酒蛮姬泛艇来。
市肆尽传鸡骨卜,垣墙多杂蛎房灰。
送君解说炎方俗,二十年前此地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东地区的风土人情,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首句“树树桐花夹路开”以桐花盛开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风光,桐花作为背景,为后文的场景铺垫了色彩。接着,“思乡还上粤王台”,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选择登上粤王台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既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也寄托了个人的情感。
“裹盐峒客投墟去,沽酒蛮姬泛艇来。”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情景。峒客(可能指山中或边疆的居民)带着包裹着盐的货物前往集市交易,而蛮姬(可能指的是当地的女性)则乘着小船前来购买酒水。这样的画面展现了广东地区商贸活动的繁荣和民族间的交流互动,体现了地方文化的多元与活力。
“市肆尽传鸡骨卜,垣墙多杂蛎房灰。”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广东地区的民俗风情。鸡骨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方式,通过鸡骨的形状来预测未来,反映了当地人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而垣墙多杂蛎房灰,则暗示了沿海地区常见的蚝房建筑,以及蚝壳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体现。
最后,“送君解说炎方俗,二十年前此地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并借机介绍了广东地区的风俗习惯。同时,提到二十年前曾在此地的经历,不仅增加了时间的维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画卷,不仅展现了广东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也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地方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