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竹间扉,游山客乍归
出处:《喜兴公弟游方广嵓归》
明 · 徐熥
犬吠竹间扉,游山客乍归。
杖头岚翠在,衣上水帘飞。
路入羚羊谷,舟停鸥鹭矶。
惭余多胜具,此地却相违。
杖头岚翠在,衣上水帘飞。
路入羚羊谷,舟停鸥鹭矶。
惭余多胜具,此地却相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山客归来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首句“犬吠竹间扉”,以犬吠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的欢迎曲。接着,“游山客乍归”点明了人物的归来,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刚刚经历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杖头岚翠在,衣上水帘飞”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游山客归来时的形象。杖头的“岚翠”不仅指山间的雾气,也象征着他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衣上水帘飞”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山中穿行,衣物上沾染了山泉的痕迹,如同流动的水帘,既表现了自然的纯净,也体现了游山的乐趣。
“路入羚羊谷,舟停鸥鹭矶”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然空间。羚羊谷的幽静与鸥鹭矶的宁静形成对比,又相互映衬,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最后,“惭余多胜具,此地却相违”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自体验这次游历的遗憾之情。这里的“胜具”不仅指游山客所携带的物品,更包含了他们经历的美景、体验的乐趣以及与自然的深刻连接。诗人通过这一表达,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未能亲身体验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