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君相问及征轺,叶叶长帆去尚遥
泽阻三秋频北望,风生六月自南飘。
总饶贾傅谁前席,且倚湘灵学和箫。
君父等恩堪共省,其咨满目叹谁尧。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凌义渠对友人汪如石赠诗的回应,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多君相问及征轺,叶叶长帆去尚遥”,描绘了友人远行的情景,叶叶长帆象征着友人的行舟,虽已远去,但诗人的思念之情却如同那遥远的帆影,始终不散。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离去比作长帆远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
颔联“泽阻三秋频北望,风生六月自南飘”,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三秋表示时间之长,诗人多次向北眺望,希望能看到友人的身影;六月之风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友人虽在南行,但诗人的心却随着这南来的风,跨越时空,与友人同在。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颈联“总饶贾傅谁前席,且倚湘灵学和箫”,这里引用了贾谊(贾傅)的故事,贾谊曾被汉文帝召见,席地而坐,后人常用“前席”形容君主对臣子的礼遇。诗人以贾谊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或重用,同时又以湘灵(传说中湘水女神)自喻,希望像湘灵一样,能通过音乐(和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尾联“君父等恩堪共省,其咨满目叹谁尧”,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君王与父亲同等恩情的理解与感慨,认为无论是君王还是父亲,都给予了自己无私的关爱与教诲。然而,在面对人生的种种选择与困境时,诗人不禁发出疑问:“在满目的困惑与挑战中,又有谁能成为像古代圣君尧一样的引导者呢?”这句话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缺乏明君贤相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也有对自己命运的自我反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