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乌哺仁人之林全文

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乌哺仁人之林

宋 · 黄庭坚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术。
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乌哺仁人之林
养生事亲汔师古,炊玉爨桂能至今。
岁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
寒不缉江南之落毛,饥不拾狙公之橡子。
平生荆鸡化黄鹄,今日江鸥作樊雉。
人言无忌似牢之,挽入书林觑文字。
更蒙著鞭翰墨场,赠研水苍圭玉方。
蓬门系马晚色净,茅檐垂虹秋气凉。
湔拂垢面生寒光,汉隶书吕规其阳。
吕翁之冶与天通,不但澄泥烧铅黄。
初疑蛮溪水中骨,不见鸲鹆目突兀。
但见受墨无声松花发,颇似龙尾琢紫烟。
不见罗縠纹粼粼,但见含墨不泄如寒渊。
往在海濒时,晨夕亲几杖。
恪居有官次,遣吏问无恙。
抚摩宝泓置道山,郁郁秀气似舅眉宇间。
其重可以回进躁之首,其温可以解横逆之颜。
乌虖端是万乘器,红丝潭石之际知才难。

拼音版原文

wàijiāyǒujīngōngzhīdàoshù

yǒushíjiāzhīxīn使shǐchántuìxuézhīshìrénrénzhīlín

yǎngshēngshìqīnshīchuīcuànguìnéngzhìjīn

suìsānshíqiúshíkǒusānbǎizhǐ

hánjiāngnánzhīluòmáoshígōngzhīxiàng

píngshēngjīnghuàhuángjīnjiāngōuzuòfánzhì

rényánláozhīwǎnshūlínwén

gèngméngzhùbiānhànchǎngzèngyánshuǐcāngguīfāng

péngménwǎnjìngmáoyánchuíhóngqiūliáng

jiāngòumiànshēnghánguānghànshūguīyáng

wēngzhīzhìtiāntōngdànchéngshāoqiānhuáng

chūmánshuǐzhōngjiàn

dànjiànshòushēngsōnghuālóngwěizhuóyān

jiànluówénlínlíndànjiànhánxièhányuān

wǎngzàihǎibīnshíchénqīnzhàng

yǒuguānqiǎnwènyàng

bǎohóngzhìdàoshānxiùjiùméijiān

zhònghuíjìnzàozhīshǒuwēnjiěhéngzhīyán

duānshìwànchénghóngtánshízhīzhīcáinán

注释

躬:亲身实践。
蝉蜕:比喻脱胎换骨。
裘:皮袍。
狙公:古代传说中的猴王。
樊雉:笼中鸟。
牢之:比喻言论坦率。
翰墨场: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蓬门:简陋的门。
汉隶:古代汉字的一种书写风格。
吕翁:虚构的人物,可能指炼丹者。
蛮溪:偏远的溪流。
罗縠:精致的丝织品。
几杖:书桌和拐杖。
红丝潭石:象征考验之地。

翻译

外家富有金银,我遵循的是道德学问。
家中衣食源自美德,让我脱离世俗,进入仁人之林。
养生奉养父母,我效仿古人,烹饪如玉桂般高雅。
年老时穿着三十件皮袍,养活三百口人。
严冬不捡江南落羽,饥饿不取狙公橡实。
一生从荆鸡变为黄鹄,如今江鸥成了樊篱中的鸟。
人们说我言论坦率,如同牢笼中的鸟,却热爱书籍和文字。
在文坛上,我蒙受激励,得到研磨墨水的珍贵礼物。
夜晚,我在简陋的门前系马,秋风带来清凉。
洗净尘垢,墨迹生辉,汉隶书法如吕规般刚劲。
吕翁炼丹技术通天,不只是泥土炼出铅黄。
起初以为是蛮溪中的骨头,未见鹦鹉眼的奇特。
只见墨迹无声如松花绽放,仿佛龙尾紫烟般华美。
看不到华丽的丝绸纹理,只有深沉的墨色像寒潭。
过去在海边,早晚陪伴书案和拐杖。
任职期间,常派人问候健康。
抚摸宝砚,放在道德之山,气质如舅父般清雅。
它的重量能平息急躁,温暖能化解逆境。
啊,这确实是王者之器,红丝潭石间的考验揭示了才识的难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再和公择舅氏杂言》,通过对舅氏家境的描绘,赞美了舅氏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问。诗中提到舅氏家中虽然富有金玉,但他注重道术修养,衣食来源皆出于德行,过着简朴的生活,远离世俗浮华。他孝顺父母,遵循古训,烹饪讲究,生活节俭,即使寒冬也不贪取多余之物,表现出高尚的品格。

诗人以“荆鸡化黄鹄”、“江鸥作樊雉”比喻舅氏的脱俗转变,暗示他的才情出众。他对文字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执着,如同被引入书林中的牢之,受到尊敬。舅氏的书法技艺高超,作品如松花般自然,又如龙尾紫烟般深沉。他的墨宝珍贵无比,能给人以宁静和智慧,犹如舅父的气质,深沉而有内涵。

诗中还回忆起与舅氏相处的时光,早晨傍晚相伴读书,舅氏的官位虽高,但待人谦逊有礼,关心家人。他的墨宝如同道山,既可镇定人心,又能化解冲突。最后,诗人感叹舅氏确实是具有王者风范的人才,但在发现人才方面,即使是红丝潭石的清澈也难以比拟其难得。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舅氏的形象,展现了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文人士大夫的风范,表达了对舅氏的敬仰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