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
出处:《送张管书记》
唐 · 钱起
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
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
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
班超封定远,之子去思齐。
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
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
班超封定远,之子去思齐。
注释
边事:边境战事。劳役:频繁的劳役。
儒衣:读书人的衣服,借指文人士大夫。
鼓鼙:战鼓,代指战争。
日寒:阳光寒冷。
关树:边关外的树木。
峰尽:山峰消失在视野尽头。
塞云:边塞的云彩。
河广:河流宽阔。
天遥:天空遥远。
雁渐低:大雁逐渐降低飞行高度。
班超:东汉名将,以投笔从戎、封定远侯而闻名。
封定远:封爵于远方。
之子:这个人,指代前文的士子。
去思齐:离去时心志与班超相同,有远大抱负。
翻译
边境战事频繁,读书人也穿上战袍随军出征。阳光照在寒冷的关隘外树木上,山峰隐没在遥远的边塞云层西边。
河流宽阔,船帆难以渡过,天空高远,大雁逐渐降低飞行。
像班超一样封侯于远方的壮志,这位士子也要效仿,志向相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的萧瑟画面,反映了边疆军人的艰苦生活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边事多劳役”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边疆戍卒的辛勤与疲惫,而“儒衣逐鼓鼙”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频繁和士兵们紧随军鼓奔波的情景。
接下来的“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不仅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更通过“日寒”和“峰尽塞云西”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孤寂与遥远。这些景物都在强化诗中那种超脱尘世、望眼欲穿的情感。
“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则通过对河流宽阔和渡口艰难的描述,以及天边飞鸟姿态的描摹,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这里的“河”和“雁”都成为了隔绝与孤独的象征。
最后,“班超封定远,之子去思齐”中,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班超,这位将军曾远征西域,为国开疆拓土。而“之子去思齐”则表达了班超儿子的离别之情,心中的思念之深。这里的“封定远”和“去思齐”都是对远方亲人深切怀想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以及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其中既有战事的艰辛,也有离别的哀愁,更有对远方之人的无限思念。